龜爛皮病的癥狀表現
龜爛皮病就是龜的皮膚潰爛,該病的病原體為無色桿菌、氣單胞菌、假單胞菌。一般造成該病的主要原因為水質不潔,細菌在水中滋生,導致龜感染了該病。
當寵物龜感染了該病后,患病龜的頸部,四肢及尾部等處的皮膚糜爛,嚴重者組織壞死而形成潰瘍,有局部皮膚變白或灼燒狀斑痕,進而暴露出四肢的骨骼,或者爪、指(趾)脫落,有的肢殘后而痊愈,但大部分因骨骼暴露而最終死亡。
詞條相冊
龜爛皮病的預防措施
龜爛皮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飼養龜的環境水質不潔造成的,患病龜在病初會出現頸部以及四肢等處的皮膚糜爛,嚴重的話,會造成病龜的組織壞死而形成潰瘍。龜爛皮病不但要及時治療,還要做好預防工作。
1、改良水質,保持水體pH值7.2—8.1的弱堿性環境,當pH值小于7時則應及時全池潑灑生石灰液,使濃度維持在15ppm左右。
2、全池潑灑漂白粉液,保持其濃度在1.5ppm左右。
3、卡那霉素腹腔注射,下池前每ks龜或鱉一次性注射卡那霉素10--12萬國際單位。
4、魚樂消毒劑1.5-2ppm全池潑灑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