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經過與相近物種象龜貝琪(Chelonoidis becki)的基因組對比分析,證實近日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島(Galápagos Islands)最大的島嶼 Isabela Island 發現的象龜就是已經消失150年的加拉帕戈斯象龜后裔,該島距離加拉帕戈斯象龜消失前生活的 Floreana Island 約200英里。由于捕鯨者及海盜經常捕捉象龜作為在船上的糧食,加拉帕戈斯象龜在150年前消失。而近日出現的象龜是其與南美象龜的雜交后裔。這兩種龜都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它們主要的區別在龜殼的形狀上,生活在 Floreana Island 上的加拉帕戈斯象龜龜殼曾馬鞍形而其他島嶼的一些龜包括象龜貝琪則是圓形。南美象龜體積龐大,重可達900磅(408公斤),長可至6英尺(1.8米)。早在2008年,科學家們就發現一些貝琪的殼更像馬鞍形,而不是圓形。研究人員分析了群島上1669只大型象龜的基因組,發現這類象龜是已經消失了150年的加拉帕戈斯象龜和象龜貝琪的雜交后代,并發現島上大約有20%的象龜屬于該物種。前耶魯大學研究員現密西西比大學助理教授 Ryan Garrick 表示:“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報道通過測定基因組來重新發現已經滅絕的物種的雜交后代,這些新發現的象龜對于保護其他象龜進而島上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
誰說我消失了!加拉帕戈斯象龜后代近日重現